蘋果前執行長 約翰·史考利 曾說 「只有數據才能做出好的行銷決策」。在這個人人喊大數據的時代,Martech (行銷科技)成為行銷圈的顯學。每個企業都深知數據對於決策的重要性,然而在數以兆計的數據海裡,如何串聯不同平台的資料並從中找出最有價值的顧客是企業最常碰見的難題。
◍ 第一方數據不足,品牌無法跨平台追蹤用戶 ◍
根據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DMA)的統計,2018年台灣數位廣告量達389.66億台幣,和2017年相比成長17.7%,數位廣告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如此龐大的預算中,決大多數廣告都投放到Facebook和Google聯播網兩媒體上,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不論品牌花多少錢在這些社群、聯播網、關鍵字廣告上,用戶的瀏覽習慣、興趣愛好等資料仍掌握在Google、Facebook手上,品牌方無法取得。換言之,如果想針對廣告表現成效較佳的客戶進行再行銷,僅能在既有的體系中投放,無法跨媒體追蹤用戶,形成所謂「數據斷層」的狀況。
除上述問題外,無法跨平台追蹤用戶也意味著品牌無法得知消費者全貌。如果消費者在不同媒體上都有點擊廣告,代表其對廣告內容有高度興趣,品牌應針對這類用戶進行再行銷。然而若沒有做到跨平台數據整合,品牌無法辨識出Line上用戶A和Facebook上用戶B是同一人,進而失去了與潛在客戶溝通的機會。
◍ 從收集Cookie開始,提升廣告準確率 ◍
針對這類數據整合的痛點,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和第三方數據公司合作,透過埋放代碼的方式累積品牌第一方數據。品牌可針對不同廣告版位埋放自家代碼,藉此收集廣告的每一次曝光與點擊的Cookie。每個Cookie背後都有一定的標籤,例如女性、上班族、喜好網購等,當Cookie數據庫累積到一定數量後,未來投放廣告時,便能根據Cookie標籤選擇過去廣告表現較佳的用戶進行跨平台投放,提升廣告準確率,避免無效浪費。以LnData客戶為例,和一般廣告投放成效相比,打包Cookie進行再行銷的廣告CTR成長150%至200%,轉化率明顯提升。
◍ 廣告精準化下一步:提高顧客忠誠度 ◍
打通各媒體渠道並找到真正對品牌有興趣的消費者後,下一步該做的是鞏固顧客忠誠度。如果將網站造訪、社群訊息、廣告Cookie等消費者與品牌在網路上的接觸點和CRM數據串接起來,不僅可以發現完整的消費者購物流程與消費習慣,更可以預測需求,達到即時互動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數據整合背後的工程十分浩大,自行開發過程費時費力。為解決這樣的問題,LnData 最新推出CDP系統,同時整合數據、會員與行銷等多型態數據,並透過機器學習模式分析消費者行為模式,藉此推導出完整消費者輪廓,為品牌做出最全面的行銷決策建議。LnData為公正第三方數據機構,透過完整的邏輯運算能力,讓每一個數據都為品牌所用並創造最大的價值。